Instagram

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
雙色手動改變世界【教學一】

半年前在其他地方已經post過本文章,看過的可以忽略了(只有小改動),未看過就必看
首先本帖只說雙色珠的版面要從何入手
而且前題是其中一色有15-17粒,少過15粒不難拆,多過17粒就很難人性化去想
用轉珠技前數清楚吧, 詳細就不多說了, 總之要平衡
有關組隊的可看另一篇文章:http://rugiabaku.blogspot.hk/2014/05/blog-post_2766.html
雖然是雙色, 但玩單色隊經常用轉屬珠技, 用本帖方法來拆COMBO也很有用
至於有關疊珠的CTW排版,未來有時間再介紹

雙色轉9-10combo其實很易, 夠經驗的話絕對不成問題
以往我也吐糟過很多曬雙色10combo的人的圖
其實根本只是轉單色5comb

入正題
以下內容都是以排成以下兩種排版為前題
15:15

14:16 / 13:17


看文章前先問自己是否已經會轉所有常見的case
比如要會拆這種珠
>>>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CASE1: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第一步: 決定最終排版

一開始集中去想有15-17粒的珠, 我暫稱為「重點珠」
如果15:15的話就先隨便選一種, 在這CASE我先選木珠來重點轉
然後要決定要排成那種版面

左面9粒重點珠(木): A排版

右面9粒重點珠(木): B排版


決定方法要整合兩項, 第1項略為優先
如果兩點結論是相反, 就看看哪一點有更大說服力了
當然如果兩點都是同一結論就最理想

第1項: 比較排版相似度

以每個combo3連珠為1set, 每set獨立來比較, 有2-3粒連珠在正確位置就算"相似"
整體來說有4set相似就已經屬於易轉的case
我將今次case的圖和兩種排版重疊在一起

跟A排版重疊:
 + 



跟B排版重疊:
 + 


顏色較鮮的即是已經在正常位置
紅/黃圈內的則是合格的3連珠
B排版有7set(黃圈)相似, A排版只有3set相似(紅圈)
大比數的差距, 所以第1項的結論是用 "B排版"

第2項: 數重點珠數目

將6x5版面分成左右兩個3x5, 然後數一下兩面的重點珠數目
因為其中一面最終必定是有9粒3排重點珠, 不多不少, 而另一面則能有6-8粒
所以該以"9粒"為著眼點, 比較兩個排列, 哪一種要搶/棄珠數目較少
以此case來說, 左面的3x5有7粒木珠, 右面的有8粒, 7:8
如果用A排列的話, 要從右面搶2粒重點珠去左面
但用B排列的話, 只需從左面搶1粒重點珠去右面
所以結論也是用 "B排列", 跟第1項結論一樣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第二步: 找起手珠
先來給每粒珠一個編號吧
最左上的是1號, 向右面數到6號
第2行是7-12號, 一直到最右下角30號

以我經驗來說, 起手珠一般都在最頂6粒或最底6粒
"星"是指已經在正確位置

接著會發現1號珠和30號珠很特別, 都是很孤獨, 我自己會先想用這種珠作起手
不過要注意, 這一步只是粗略想一下起手珠, 還是會根據轉珠路線變更的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第三步: 找轉珠路線

請無時無刻記住兩點
1: 在腦內想像左右兩邊的3x5中間有一條線分開
2: 記得左右重點珠的比例, 要從另一面搶珠/棄珠的數目

雙色多數有兩種主要轉珠路線
先把版面分成5區, 還有1區因為沒有重點珠所以不用管


第1種是"U"字形

組combo的次序例子是: 先搞定1區重點珠的COMBO, 接著 2區>3區>4區>5區
當然也有上下/左右反轉的"U"字形

第2種是閃電形

組combo的次序例子是: 先搞定1區重點珠的COMBO, 接著 5區>2區>4區>3區

主要是以面兩種
不過其實最主要想說的是,路線必定是由4個角區域開始及結束

根據第2步找的, 嘗試用1號珠起手, 還記得一開始說木珠是重點珠, 要集中精神去排好木珠嗎?
但你會發現1號珠能轉的兩個方向(下/右)都被一SET完整的木combo擋著
因為不想拆開它們, 通常會想到用斜轉, 或放棄用這一粒起手
但在15:15珠子的情況下還有一個方法
換一下重點珠吧, 第一步的排版路線也已經決定好, 這裡換重點珠也沒問題, 強調只限於15:15
然後你會發現1號珠起手去集中精神去重點轉暗珠的話, 就易很多了
左右暗珠比例是8:7, 把10號珠轉過去左面組合2,3號就形成1combo了, 比例都達成9:6
這裡帶出的是: 別鑽牛角尖, 換個角度看吧
然後慢慢路線就出來了

動畫按此

可以先不看動畫,集中想一下這條路線珠子的的變化
不借助其他工具,只憑空想像,真的能想像出來至到最後10Combo排版才繼續看下去
個人認為憑空想像才是轉珠最重要的練習
這是一個逆時針轉了90度的"U"字形

如果從30號珠起手又如何? 用30號起手就不用換重點珠了, 以組合木珠為目標

動畫按此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第四步: 優化轉珠路線或起手珠


也就是第二步提到會改起手珠的, 詳細很難解釋, 是靠經驗/感覺吧
比如上面的1號珠路線, 起手是木珠, 一開始目的是把暗combo組起來
慢慢看看周圍的其他珠, 其實4號珠同樣是木珠, 而且同樣能用來組合2,3,10號
雖然步數一樣, 但路線清晰一點

動畫按此

至於30號珠起手的, 其實也有多餘步數
一開始目的是把12,18,24號木珠轉成打橫1combo
以這個目的為前題的話, 根本不需要用30號珠起手, 用17號起手就可以

動畫按此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